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3月22日,2025年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大会在北京昌平举行。本次大会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汇聚金融‘活水’ 共创新质未来”为主题,共商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共绘新质生产力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的蓝图。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昌平是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拥有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未来科学城在2024年全国科技城百强榜中首次跻身全国前三名,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撑。昌平区主动融入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未来科学城为主平台,推进“科创金融示范区”建设,2024年研究编制了“科创金融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促进科创金融要素聚集、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等7方面任务举措。截至目前,昌平区政府性投资基金群规模超过420亿元,上市企业总数近40家,一批创新政策落地,金融营商环境水平稳步提升。
聚焦顶层设计 锚定科创金融新使命
大会在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郭川,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办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韩旭,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丁章春分别致辞。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柳强主持了该环节。嘉宾们围绕昌平区如何完善科创金融生态逐步展开,强调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协同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过往实际经验,解读政策环境优化,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中投公司原副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局长谢平进行主题发言,剖析当前科创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未来科学城建设以及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建言献策。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中国区首席代表郝毓盛,清华企业家协会主席、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爱博诺德董事长解江冰,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就“科创时代:构建资本市场与企业深度融合新生态”这一主题展开对话,探讨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如何持续赋能科技创新。
智库启航+重磅发布+签约仪式 释放科创金融新活力
大会现场成果丰硕。“未来科创金融智库”正式启动,将聚焦前沿技术产业化、金融工具创新等核心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入库首批专家25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康桥资本等不同领域,按照“经济与金融组、金融机构组、产业投资组、科研院所与研究机构组、孵化培育组”分为5个组别,并将动态邀请其他专家加入。
昌平区联合红杉中国、高瓴投资等30家创投机构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致力打造耐心资本示范区;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制定北京市首个跨境人民币结算专项奖励政策。
此外,昌平区政府、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等部门与机构发布了多项科创金融政策与基金成果,丰富完善政策支持,优化科创金融生态环境。其中,科技产业基金群在会上亮相,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并购等领域,总规模150亿元。未来,昌平区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作用,加大对初创型企业和前瞻技术性的投资,赋能企业开展“0-1”原始创新。强化与市场化头部基金的对接合作,开展基金合投、园区共建、项目共孵。打造昌平区股权投资“连连看”品牌,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投资布局,全年举办不少于100场投融资路演活动,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长期资本投资科创企业。
在签约环节中,昌平区政府与北京金控、国信证券、农发行北京市分行、建行北京市分行等9家重点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北京市八支政府投资基金昌平被投企业代表与多家合作银行签署“投贷联动—见投即贷”业务合作协议。近年来,昌平区在各金融合作伙伴支持下,汇聚了全国首支认股权策略行权主题基金、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资源,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度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三,金融营商环境排名首次进入北京各区前六,较2023年提升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