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清早从北京出发,晚上就能到墨脱吃上热腾腾的石锅鸡。”
“目前包虫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平均水平,大骨节病连续多年没有新发病例。”
“219国道从我们家门口经过,网络设施加速覆盖,乡亲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路上大步迈进。”
……
3月6日下午,西藏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吸引了46家中外媒体的80余名记者参加。面对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多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用他们的亲身感受,讲述新时代十年来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去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92.67亿元、增长9.5%,人均突破6万元,多项指标增速领跑全国。西藏采取了哪些举措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哪些改善?在让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在开放团组活动问答环节,围绕海内外各界关注的问题,记者们踊跃提问。
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关于民生改善方面的问题时,来自那曲市巴青县江绵乡坡荣塘村的其德代表讲述了发生在雪域高原上的“炊具革命”。
“在我的家乡,由于海拔高,水的沸点仅有85摄氏度,煮饺子、煮米饭、煮面条,甚至是炒菜,都离不开高压锅。”其德代表说。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地方,煮饭做菜熟得慢,一直是困扰当地牧民群众的难题。
其德代表告诉记者,以前的高压锅功能较为单一,使用不是特别方便。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技术攻关,专门研制了符合高原群众使用习惯的多功能高压锅、高原蒸箱、高原烧水壶等新型炊具,并出台惠民政策进行推广,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这款高原多功能高压锅同时兼具煮肉、煮面等不同模式,操作更简便,安全性能高,为广大牧民群众解决了令人头疼的烹饪难题。”
西藏的发展变化,得益于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投入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当地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
“这些年,自治区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优势。据我了解,目前全区五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全面建成,远程医疗连通到乡镇,越来越多群众不出西藏就能看病。”全国人大代表、拉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尼玛表示,在中央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努力奋斗,西藏的医疗卫生条件一定会越来越好。
“以前我们去一趟林芝需要走一个星期,现在从墨脱到拉萨开车也只用一天。”来自林芝市墨脱县墨脱镇墨脱村的罗布央宗代表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墨脱旅游、茶叶、林下经济等产业蓬勃发展,虽然人口只有1.48万余人,但去年接待游客42.56万人次,老百姓真正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