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师实际为有害生物防制员,早在2007年便被列入国家职业技能目录,职业定义为“从事预防和控制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的人员”。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市场不断细分,除虫服务也快速走进家庭消费,越来越多具备职业技能的年轻人找到了就业新路径。
看似平平无奇的家里,或许已是有害生物的“天下”。“一扫一簸箕,一户上万只。”作为除虫师,何勇和冯盛“北灭蟑螂、南征白蚁”,刚刚经历了白蚁最密集的夏季。
据统计,2022年国内有害生物防治市场规模约在350亿元左右,每年增长率不低于25%。除虫服务也快速走进家庭消费,新的消费业态涌现,带动职业除虫师成为就业新选择。何勇和冯盛就是敢于试水职业“蓝海”的劳动者。
年轻劳动者“试水”上门除虫
何勇做过汽车美容,进过工厂,连续换了好几份工作都不喜欢。冯盛的经历也类似,还不满25岁的他在工地干过钢结构加工、电焊,都没找到自己想长期从事的职业。
进入“虫虫拜拜”3年,冯盛觉得这份工作时间更自由。在他看来,入行最大的门槛其实是克服自己对虫子的恐惧。“从小在乡下和虫子接触多了,这对我不算什么,但是我们团队有200多位除虫师,目前还没见到过胆子足够大的女孩子加入。”
在入行前,何勇曾觉得除虫并不是件难事:“随手一拍就行了嘛。”上门除虫在他眼里也是一项针对“胆小鬼”的享受型服务。如今,他改变了想法:“害虫可能威胁人的身心健康,除虫师是来解决问题的。”
干了两年多,何勇还发现了这份工作的“隐藏”属性,这不但是个跟虫打交道的职业,更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他每天会去不同的家庭遇见不同的人:“跟小伙子聊电竞,跟老大爷聊历史。”每段交流都让他有新感悟。
以美团数据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上已涌现数千家提供“上门杀虫”服务的专业商户,商户数量较2020年增加了12倍,同期订单量增加近28倍。其中,30岁及以下的从业者占比达到38%,越来越多具备职业技能的年轻人找到了就业新路径。
为更多家庭解决虫害问题
前段时间,何勇应邀到上海城区一个老房子里消杀。老房子多为木质结构,里面松软潮湿,适合白蚁居住。由于白蚁侵蚀,这户人家每年都要换门框。
“除虫师来之前,我们已经打了很多药,但没法深入到木头里面。”屋主王先生说,只要药没喷对位置,白蚁巢穴就会转移。何勇观察了一下,发现他家里木质结构很多,还有护墙板,如果要通过喷药的方式消杀,可能得“拆家”。最终,何勇在屋内设置了不少“诱饵站”,吸引外出觅食的工蚁将“好吃但微毒”的食物带回蚁穴。经过一两个月的“麻痹”,整个巢穴的白蚁都会自己灭掉自己。
在北方,冯盛发现黄胸散(白蚁的一种)和蟑螂危害更多家庭。他不仅看到过梁柱被蛀靠墙砖支持的情况,还遇到过业主抱怨,一到晚上成群结队的大蟑螂在厨房横行无忌。“有的人在下楼时,毫无防备地一脚踩在被蛀空的楼梯上,险些摔伤。”
每年5月到7月是上海白蚁高发期。白蚁会啃食木头,危害建筑物的地板、门框等。以往,不少居民会自行购买杀虫药,更换家具。今年夏天,白蚁数量比往年更多,部分消费者开始求助专业杀虫团队,带动家庭虫害治理市场快速发展。
“不少人会上网搜杀虫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逐渐失去信心。我们根据虫子的生物特性、房屋本身的结构,因地制宜实施杀虫计划,不但要保证清除干净,还要把知识、经验教给客户,彻底除掉害虫。”何勇说。
焦震已经在PCO(有害生物防治)行业深耕十几年。据他介绍,国内的有害生物防制员多为企业、政府工作,家庭市场仅占3%,国外这一数字是40%。近几年,家庭除虫团队日益增多,他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加入其中。
行业前景被看好
如今被许多网友视为害虫克星的除虫师,专业名称是有害生物防制员,早在2007年便被列入国家职业技能目录。
焦震表示,PCO行业在国内还很新,成为职业除虫师之前,多数人都没有相关经验。他的团队招人主要看服务意识,其次是学习态度,上岗前会有一个月的职业培训,根据工程师的专业技能、上门次数等,还会安排不同等级的职业等级考试。
“上海每个区都有防疫站,这可能是很多人接触杀虫行业的第一步。”何勇在工作中发现了企业和家庭对除虫的不同要求,上海有200多家杀虫公司,其中多数是给餐厅、医院、政府等定期提供消杀服务。他们对于商业单和家庭单都会接,前者的要求是“控制密度”,后者的要求是“一次清除”。
原先,消费者主要通过社区介绍、网上搜索电话等方式,寻找专业的除虫团队。近几年,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手机上叫个除虫师杀虫”正成为众多家庭的新选择。据焦震透露,目前团队有一半订单来自线上平台,计划推出价格更亲民的产品,激发租房一族的消费需求。团队也会根据网友询问、评价等信息,筛出需求量最大的城市招募除虫师。
行业的前景也被越来越看好。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会理事王新艳认为,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除虫服务已经是一个刚需市场。尤其是近年来家庭消费市场崛起,除螨虫、除红火蚁等细分需求不断出现,行业规模每年增长率将不低于25%。有机构测算,国内家庭除虫服务行业的就业缺口达百万人。
何勇和冯盛也看好行业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将有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裴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