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本、文明之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稳定的关键资源。9月11日至15日,以“水与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这一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36个国际组织、850多家涉水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共谋水资源保护与发展。会上,中国的治水成就、治水思路和治水经验,引起了各国代表的高度关注。
在我国西部地区,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陆河水系的第三大河流,河全长250公里,干流经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流入终端湖泊——青土湖。
我国西北地区自古缺水,生态脆弱,干涸的青土湖逐渐变成荒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干涸了半个多世纪后,现在青土湖又复活了。
那么它是怎样复活的呢?水从何而来呢?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国际水资源学会主席 李原园:我们通过节约用水、改造灌溉方式,减少土地用水的规模,尽量使石羊河的水能够向下输送,改善下游的生态环境,恢复青土湖。但是即使做了最大努力,最高水平的节水,最严格的管理,仍然是超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本地的水不够。
要想缓解石羊河流域缺水的情况,就必须引入新的水源。最可行的,就是借助黄河向石羊河补水。
这些水渠是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景电提灌工程,这项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把黄河水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引上几百米的荒塬,让河西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米粮川”。
从2001年开始,为了解决石羊河下游缺水的困境,景电二期工程延伸向甘肃武威市民勤县,开始向石羊河流域引黄河水。
甘肃武威是石羊河流域的重要城市,长期以来,资源性缺水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发展。景电二期工程实施后,黄河水从甘肃景泰县出发,经过13级梯级泵站提升473米,全程奔腾260公里,最终到达武威市民勤县。
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科长 殷雪梅:利用景电二期工程向民勤引调黄河水,累计达17.76亿立方米,占民勤总来水量1/3,用于置换超采的地下水,保障生态用水,兼顾生产用水,有效缓解民勤用水短缺问题。
有了这些黄河水,当地长期缺水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同时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不过,建设一系列工程引来黄河水进行水资源调配,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加强水资源管理,真正做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
在甘肃武威市,近些年,当地也在探索水资源管理的新模式。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精细化管控,当地开始施行用水权分配机制。按照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原则,也就是根据可用水总量、产业结构、种植作物结构、种植面积、用水定额等因素,确定用水指标,将可用水量细化到每个用水户。
羊桐村共设置了13眼机井,负责全村2537亩的农田灌溉。每一眼机井都有一个“身份证”,上面标明了机井所在位置和省水利厅批复的年取水许可量,这相当于确定了每眼机井的取水上限。
用水权分配建立了节水的内在动力机制,有效地控制了用水量、减少了用水浪费现象,也促使当地不断改良灌溉方式,进行现代化耕作。
现在,在羊桐村所在的凉州区永昌灌区,1154眼机井已经全部实现了智能计量控制。当地水务局通过信息化监测平台,可以对灌区的23.32万亩农田机井灌溉进行实时监控,以及精准化远程操控。
除了用水权分配机制调动大家节水的积极性,用水权交易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市场手段来合理配置水资源。
2021年,由水利部牵头研发的用水权交易系统上线,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清源灌区被定为线上用水权交易试点。
用水权交易,就是让用水权成为一项具有市场价值的流动性资源,透过市场机制,促使用水效率低的用水权人考虑成本而节约用水,并把节约的用水权转让给用水边际效益大的用水人,从而提升社会用水总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二次优化配置。
近些年,通过实行用水权改革、引调黄河水等综合治理手段,青土湖逐渐复苏,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有效治理手段,以缓解用水短缺,实现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我国华北平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用水量远远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系列大型工程陆续建设起来。
在国家水网体系中,南水北调工程是其中的大动脉,为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匮乏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过,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由于山区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这些大型水资源工程通常无法覆盖,因此还需要因地制宜,建设一些安全可靠的供水工程,以满足山区群众的用水需求。
江西安义县山上村就属于这样的地区,这里尽管水资源丰富,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很多地方存不住水,所以多年以来,当地群众只能用土办法把泉水引到家中,以解决基本的吃水问题。不过,用这种传统落后的蓄水引水方式,水量和水质都难以保障。怎样能让当地群众喝上充足并且安全的水呢?
近几年,山上村所在的安义县实施了三期安全饮水工程,穿越高山深涧,找到了稳定的水源,并通过修建蓄水和过滤池,使山泉水达到安全饮用标准,再用铺设的管道把山泉水引入各家各户。当地群众缺水喝、水质差的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近年来,在各方不断努力下,我国已经基本建成较完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截至2022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
中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全球近20%的人口用水,为全球现代化水资源治理体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 许德志:下一步,我们制定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大力发展规模化供水工程,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小型供水工程的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同时对于还有一部分没有通自来水的这部分农村居民,也是通过一些工程建设措施,逐步提高这些地区的农村供水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群众的用水满意度。
这些年,我国坚定不移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治水成就全球瞩目。这也是第十八届世界水资源大会选择在中国举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全球普遍面临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水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各国以水为纽带,携手合作。中国也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全球水治理改革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水治理新篇章。(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