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2021年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要实现政府与市场并重的转变,仍然需要有关部门探索标准制定的新机制,围绕关键问题,统筹推进,创新快速反应体制,从产业标准化升级、标准化的开放水平等角度入手,以适应新技术变化带来的挑战。
一方面,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快速迭代。截至2022年底,我国国家标准的平均制定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22个月,到2025年可进一步缩短到18个月,但与产业界希望达到的标准相比,仍然不够。应围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关键技术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实施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
另一方面,关注不同产业之间的渗透程度,避免重复申报。目前,我国的全域标准化实现深度覆盖,拥有4.4万项国家标准、8万项行业标准、6.9万项地方标准、6.8万项团体标准、305万项企业标准,涵盖各行各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在于,传统的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农业、工业、服务业相互渗透,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固守传统产业划分已无法适应新变化。因此,须加大协调这些标准的申报,避免大面积重复、交叉。
此外,应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目前,我国的标准化开放程度在逐步增强,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超过80%,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装备制造等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对此,应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标准比对分析,大力推进中外标准互认,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统筹推进标准化与科技、产业、金融对外交流合作,促进政策、规则、标准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