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曾书写过《乔布斯传》、《爱因斯坦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传》等畅销传记的作家花了两年时间跟着马斯克,深入后者童年、私人生活以及工作的每个缝隙榨成书。
最初这位艾萨克森打算执笔时还有个很有趣的插曲。
他和马斯克通电话交流了想法,要求完全的写作控制权,而马斯克很快同意了。然而就在挂断电话之后不久,一向出其不意的马斯克便在推特昭告天下:艾萨克森要给我写书啦!
给老爷子整无奈了,这下不写不行了。
或许是因为得到认同而开心的炫耀,除了以那副所向披靡的创业领袖面向世人,马斯克经常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举动,这让他在亿万富翁云集的硅谷鹤立鸡群。
的确,马斯克和盖茨,贝佐斯、扎克伯格他们,也并不经常欣赏彼此,因为马斯克有自己坚信的使命—拯救人类,并且是这条路上最虔诚、或许是唯一的布道者。
他的个性单纯善良,却不善与人共情,基于天才的创造力和阴晴不定的性情,人们会拿他和乔布斯进行比较。他们都不是好好先生,而是拿着喷火枪在后面追着员工的恶棍,正如马斯克自己所说:
如果我是个冷静、随和的普通人,我还能做到这些吗?
01
游乐场里的“国王”
马斯克收购完推特后,心里非常不舒坦。
一个是觉得自己买贵了,按440亿美金的收购价格,等开始重新谈判的时候,推特(如今更名为X)的市值至少跌了30%。马斯克想砍砍价,说推特用户里充斥着太多实际上是机器人的虚假用户。但在推特高管眼里,呵呵,这么好的套现机会,还能让你反悔了。
另一个是因为货不对板还被逼着强买强卖,当初也是脑袋一时热,退不了货所以吃了瘪。
22年初马斯克卖特斯拉股票套现了大概100亿美金,有点小钱烧的慌,寻思找个地方花一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叫“shooting myself in the foot”,也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推特几乎就像马斯克的“游乐场”,如果你足够聪明且出名,人们就会一直关注着你的举动。马斯克在2011年后的十年内发表了将近1.9万条推文,其中不乏一些带来麻烦的争议性言论。作为言论自由的拥护者,他建议内容审查算法也应该保持透明。
推特当时的新晋CEO和马斯克虽然相谈甚欢,但马斯克并不觉得这哥们能成为好CEO,因为在他的管理哲学中,好人是管不好公司的,推特真正需要的,是一条“喷火巨龙”。
与CEO会面之后,马斯克还一直琢磨推特的未来,本来说好要加入董事会,中间又反悔了。在跟弟弟—金博尔吃完饭旋即产生了收购推特私有化的想法,以便彻底地改变这家影响力逐渐下滑的社交媒体。
于是,之后他和推特管理层开启了长达好几个月的对线。按艾萨克森的描述,马斯克处在一种狂躁的状态,甚至在将收购这件事儿尽量合理化,来为自己的冲动之举提供论据,也导致他最终用溢价来收购。
在他为推特设想的愿景里,其实远在PayPal时期沉寂的X.com项目中,马斯克已经尝试过线上支付,如今有了更好的模仿对象—微信,打造一套在线支付系统,既能让内容创作者获得回报,还可以用于个人身份验证。
他甚至为这份收购和其他创业项目找到了一条自圆其说的逻辑。
马斯克的宏愿一直围绕着解决人类生存问题展开,可持续能源、火星移民…
而对于推特,他觉得社交媒体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群体思维,极端思想以及偏见,这些对立的言论和矛盾在美国社会上愈发普遍。如果对立越来越严重,很可能会阻碍人们继续生存。
因此他希望把推特打造成一个开放的空间,各种观点能够兼收并蓄,用他的话说,推特能够成为保护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为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争取更多的时间。但听着就像是给自己洗了遍脑。
他掌管了规则,也彻底放飞了自我。不仅自带舆论场,而且时不时整点花活儿,比如跟小扎约个架,驾驶搭载最新的自动驾驶系统版本的特斯拉出去直播。
为了宣泄被坑的不满,马斯克在交易完成后即开始了大幅的裁员报复。之前在推特任职的高管原本已经准备离职了,马斯克觉得不过瘾,应该让他来fire这些人,连辞职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书中提到,埃隆想要掌控一切,毫不掩盖内心真实想法的一面源自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孩童时期,马斯克在学校是经常会被霸凌的那种小孩,非但没有得到家长及时的干预,还得受到老父亲埃罗尔的pua。父亲的情绪是一颗定时炸弹,上一秒还特别友善,转瞬即可能对你恶语相向,逮着你一顿输出。
小时候的一次校园集会上马斯克被揍的鼻青脸肿,奇葩的是,埃罗尔却站在了施暴者这边,斥责马斯克挑事儿。正是埃罗尔本人长期以一种街头黑帮风格对马斯克兄弟们实行独裁式教育,这种不幸的童年经历塑造了马斯克的B面,孤独而情绪化,身上总甩不掉父亲的影子。
正如奥巴马在回忆录中写道,“有人曾说,每个男人的一生都在努力满足父亲的期望,或者弥补父亲犯下的错误。”
可他并没有努力去弥补自己内心的压抑,而是放大并且享受这种冲动带来的乐趣,现在他成为了这个“游乐场”里的“国王”。
02
能成事儿的“混蛋”
这股理想主义、冒险倾向以及专注的特质帮助马斯克捕获了一个接一个独角兽,这与一生专注于苹果的乔布斯和而不同。
他们都将专注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放置在维持人际关系之上。执行力强的理想主义者坚信能以自己的设想改造现实,类似于乔布斯的扭曲现实立场,不过那些粗鲁、刻薄、暴躁的性情给他身边的环境带来了不稳定的熵。
硅谷甚至还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能和马斯克一起工作中3个月以上还没有辞职的话,你就完成了一个里程碑。
他希望手下的员工比他还卷,以至于这种没日没夜、身先士卒的状态实际上也可能是pua流程的一个表演环节。20年Space X成功将宇航员送上了空间站,10月里的深夜马斯克来到了发射台,却发现只有两个人在工作台,顿时浑身那股劲儿上来了。
他当时就让负责发射的副总裁准备一份报告,说清楚在这工作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干啥,一下子把人家整懵了。看着这活儿好像指望不上,马斯克心想,那我自己来,于是真就昼夜没停过在那捯饬,这一幕发生在特斯拉工厂里,也在推特里出现过。
但如果事情搞砸了,比如说某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马斯克会怎么样?
毫不留情面地羞辱。像他父亲一样,一个标准的混蛋。
像乔布斯和马斯克这种人,没有去压制自己性格里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地方,其实反向塑造了他事业上极致的投入度。梅耶·马斯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儿子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只是确信这孩子小时候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数理逻辑能力。
但反过来,马斯克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会有些磕磕绊绊,相比盖茨、贝佐斯这些超级富豪少了些世故与圆滑。原著中分别提到了马斯克和这几位超级富豪的交情,细节很丰富,也很有趣。
去年年初盖茨应邀前往特斯拉工厂参观,彼时两人还有点商业互捧的你来我往,马斯克卖股票套现了点钱,而盖茨希望他能投到自己的慈善项目中来。直到马斯克发现盖茨拿着特斯拉5个亿的空头头寸,一下子气炸了。
他觉得盖茨特虚伪,一边做空他的公司,一边还谈合作,而且盖茨甚至还不觉得这事儿有多冲突。于是跟盖茨说,老哥哥你也别给我推销了,只要你还继续做空我的公司,啥慈善项目我也不跟你聊了,还在推特嘲讽了一遍盖茨。
盖茨没搞懂的是,虽然有些仓位但是亏着钱呢(损失了大概15亿美元),马斯克怎么对他这么刻薄。艾萨克森就问他,那你为啥要做空呢?
哦,可以赚钱。在这事儿上盖茨世故老练得像只狐狸,他两所谓的理想主义是小河与星辰大海的区别,而马斯克自始自终一直在由情绪来定义两人的关系,他觉得自己一片好心好意交朋友,结果盖茨背后来这么一套,太损了。
至于马斯克后来成立XAI,究竟是出于人工智能危机论的分歧,还是对于微软收购OpenAI的不满,原因可能如他性格一样复杂,但回到马斯克折腾这么多领域的内在动力,他把这些所谓的生存危机当成了一个个冒险任务,沉溺于现实世界的冒险,就像对打游戏通关上瘾一样。
03
终极使命
艾萨克森用一个词来形容马斯克做这么多事儿的信念——宇宙观,而其他企业家成功的基础,来自对整个世界运作的正确认知。
你可能觉得他兴趣广泛,最成功的代表作或许还是已经上市的特斯拉,但可能仅就目前为止,因为看不到他会走到多远。
从Space X到Neuralink,每个项目里背后承载马斯克拯救地球、探索人脑、维护AI安全的一系列宏愿,通常会让你觉得这是个读过《银河系搭车客指南》、阿西莫夫小说的大男孩画的巨饼。
我想他相信这些科幻故事带来的隐喻,即人类未来的发展必然是危险和机遇共存的,从终局的视角,他认为移民到火星是解决生存危机的一条路径,并且像乔布斯一样致力于让现实愈来愈符合设想。
人类本身就是相信故事的物种,用语言和文字去包装普世智慧。马斯克对他的拯救人类计划有着坚定的信仰,但需要的不只是一点点理想主义,还要建立起不惧退缩的屏障,这也使得他在过去十几年一直处于末日危机感和备战的状态。
《乔布斯传》后来被许多创业者奉若圭臬,如今国内在芯片、机器人、大模型等领域刮起一阵创业旋风。其实对比硅谷,以往我们比较擅长从1到N的过程,这也经常导致一窝蜂式的涌入与谢幕,基于行业发展形成的共识通常过早地被颠覆,或者失去价值。
那些只有我们自己相信,别人不愿意相信的东西,有潜力发展成为彼得·蒂尔《从0到1》里所谓的“Secret”。马斯克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反共识的基础来自于理想主义和现实的不断碰撞,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想主义者。
如果乔布斯能够给《马斯克传》作序,大概也会是这一句,“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改变世界。”